2022-08-08 15:17:02
百科信息 http://www.lizhengyou.top/
导语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一年,胸怀“国之大者”,中国银行与中央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同频共振,持续推进落实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消费金融、财富金融、供应链金融、县域金融等“八大金融”发展规划,推进新金融供给,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八大金融”是中国银行回归金融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抓手,同时也高度契合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方向。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简称海南中行)“八大金融”系列宣传通过调研一线、挖掘实例,展现海南中行坚持主动作为、服务下沉,做实金融服务保障的风采,擦亮中行品牌。
走进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的隆基20MW生态农业光伏发电基地,一排排光伏电板闪闪发光,光伏板下的火龙果苗一片生机勃勃。
这是华电集团海南公司负责的光伏项目,项目采取农光互补的复合模式,实现清洁产业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双面效益。“农光互补模式利用光伏板下方的514亩土地种植农作物,充分体现生态、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特色。”华电集团海南公司财务资产部杨主任参与和见证着基地稳步发展,他说,“项目能够做大做强,离不开海南中行的大力支持。”
类似的金融服务故事不是个例。近几年,海南中行结合海南产业特色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打造富有海南特色的金融服务品牌,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总行县域金融战略指引下,海南中行县域金融发展实现新突破。
主动担当
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
白沙隆基2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于2016年12月投资建设,2017年6月全容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6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6万吨,相当于4804.80亩森林每年吸纳量。”杨主任说,企业最大的成就感不仅在于电站发电量营收,还有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贡献,“我们项目公司年纳税额约400万元,每年为当地800户村民合计提供240万元分红资金,约定帮扶年限20年,村民不仅能拿到项目分红,还能通过参与电站运维、农作物种植等获得额外的收入。”
今年是光伏发电+水果种植基地第五个丰收年,眼下这些火龙果已经陆续开始结果,预计下月初能迎来今年的第一茬大面积丰收。杨主任感慨道,项目平稳运营,金融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南中行为我们定制了差异化便捷化的融资服务方案,贷款金额8500万元,贷款期限12年。”杨主任说,未来,公司将继续携手中行,践行央企担当,以更大力度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立足海南“三极一带一区”的发展格局,参与清洁能源岛建设,继续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模式,为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县域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交汇点,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领域,我行一直思考并不断探索走符合海南特色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之路。”海南中行普惠金融部主要负责人表示,白沙隆基20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是他们众多项目中的一个,近年来,海南中行持续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海南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比如,积极参与事关民生的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及城乡卫生建设,给予省内大型粮商某公司大宗农产品采购业务贷款支持;支持某集团在陵水和屯昌两地建设垃圾处理发电项目;支持文昌某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北山水厂项目;海南某公司太阳能电池板农田灌溉“光电控水”项目、博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
“我们的思路是,立足全省各地特色资源禀赋,坚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助力县域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上述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从海南中行的网点布局新动作和信贷资源投入,都可以看出该行对县域金融的高度重视。为更好地贴近“三农”一线,海南中行2021年新增琼中支行和万宁文明路支行2家县域网点,拓展新的“三农”服务渠道。在政策扶持上,该行开通涉农贷款绿色审批通道,大力推进涉农普惠金融服务,主要涉农贷款均执行优惠利率。
截至2022年一季度,该行累计投放涉农及乡村振兴贷款54.82亿元,较上年新增2.2亿元。
创新金融产品
构建多元化特色产品体系
发展县域金融,多元、丰富的产品是关键。对于县域网点数量并不具备优势的中行而言,如何在县域金融彰显竞争优势?
海南中行的答案是深挖县域小微企业、种养殖户等客群需求,大力支持县域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构建贴近海南产业特色的普惠产品体体系,一对一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我们先后推出了‘惠农贷’‘文旅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多种业务品种,比如惠农贷,目标客户为涉农经营主体,最高额度可达到人民币300万元,结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白名单’,适度提高信用贷和‘首贷’占比。”谈及信贷产品,海南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团队主管蔡卫平如数家珍。
蔡卫平说,海南中行每一类普惠金融产品都特色鲜明,除了上述产品,“新农通”“农田贷”和“益农贷”等业务也均为不同的行业和群体而定制,服务范围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各类企业。
比如文旅贷,聚焦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特色文创等农文旅一体化项目,对乡村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人特色乡村、特色观光种养殖、民间传统艺术、休闲养老等特色乡村产业提供授信支持,蔡卫平解读道。
随着一批批产品的推出、落地,越来越多的金融支持成果在县域不断涌现。
在文昌从事东风螺养殖的欧先生就是海南中行涉农贷款的受益者。欧先生说,他从2010年开始养殖东风螺,近些年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资金需求也不断增加。银行贷款是很多养殖户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
“第一次贷款是去年中行文昌支行来做金融政策宣讲的时候,中行来推介他们专门开发的东风螺贷款产品。”欧先生说,当时正值基地扩大规模急需资金投入,于是申请了50万元贷款,很快就获批并拿到了贷款资金。“没有任何抵押、担保的情况下,一下就贷出了50万元。”喜悦洋溢在欧先生的脸上。
为欧先生办理贷款的业务经理章舟介绍,文昌支行推出了纯信用贷款产品“东风螺养殖贷”,最高可贷款50万元,年利率仅3.7%,截至2022年4月,已经投放“东风螺养殖贷”35笔,金额1460万元。
融资更融智
持续强化“三农”关键领域金融供给
中行文昌支行的金融服务模式让人印象深刻。中行文昌支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主任吴芃燊说,文昌支行结合文昌地区的产业特点,创新授信产品及担保方式,重点支持椰子产业和水产品养殖业。针对企业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支行争取“政保贷”的风险补偿金作为担保发放贷款,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近3000万元,支持椰子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在水产品养殖业领域,2021年以来通过“琼科贷”、贸易融资等产品先后对罗非鱼饲料加工企业、加工出口企业给予信用贷款支持,累计发放贷款3400余万元。
中行文昌支行因地制宜加大金融支持的做法是海南中行发展县域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万宁、陵水、东方等市县,海南中行辖属分支机构深度聚焦当地农业农村生产发展情况,出台了火龙果种植贷、槟榔贷等专属服务方案,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在保亭,中行发放贷款助力某度假酒店打造以黎族文化为主的酒店,成为中行助力农文旅发展的范例。
融资更融智。为帮助定点帮扶村——五指山市畅好乡毛招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海南中行选派优秀驻村干部全面支持工作,先后投入多笔资金,支持毛招村的经济作物槟榔、朝天椒、树仔菜等有序发展,通过邀请专家上门指导、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提振农户发展产业的自信心。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在自贸港建设大潮下,海南中行将持续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以数字化、场景化、平台化、特色化的县域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加大金融供给,为县域“沃土”浇灌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慧文孙昊文)
(文章来源:南国都市报)
文章来源: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