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网

广东考生3年3考北大赚200万被调查,官方回复了,网友:亏大了

2022-06-28 20:54:01

窝豆影院 https://m.wodou99.com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高考后打开某音,考分人均600+,个个985、211,让人羡慕得流口水啊。

都说“好事传千里”,考得好的家庭当然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大家,如果家里有状元,那更是喜不自胜,恨不得敲锣打鼓,天下皆知。

当然,这是好事,对于考生而言,是能改变命运,把人生切换到超车赛道的便捷有效成本低的方式。

但有人不仅能在这残酷且激烈的考试中屡屡夺魁考上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北大,还能“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获利200万,他就是广东考生全某。

该考生今年高考以694的高分夺得茂名市的第一名,顺利考上北大,这对于不管是他个人还是学校而言,都是天大的喜讯。

然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学霸而言,考上北大似乎并没那么难,有人就爆料,全某在2020年高考就已经考上了北大。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没去上,转而去了湛江某民校复读,2021年再次考上北大。

然而这次他依旧没去北大报到,而是去了化州某民校复读,再考北大。

要知道,在河南广西安徽等地方,考北大的概率是万分之五左右,一万个考生也才有一人能考上,是名副其实的万里挑一,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对于全某这种学霸而言,似乎是易如反掌的事,3年3考,百发百中。

崇拜之余,大家也提出了质疑,要说考上别的不知名学校复读情有可言,但北大是国内最高学府啊,他不去的理由是什么?

接着又有爆料,说他是“职业考生”,说通俗点,就是以考试为职业,确切地讲,是以“考北大”为职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据网传的微信截图显示,有人爆料“他是被人从衡水花百万买过来的”,“今年是被化州某名校以130万买过来的”。

针对这个传言,有记者确实从2020年衡水中学实验学校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关于全某的介绍,确有其人。

接着记者分别致电湛江北附招生办公室以及茂名化州某民校,前者工作人员确认全某是该校2021年毕业生且考上北大。

后者则无人接听电话,且从该校官方渠道也查不到相关信息。

因为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化州市教育局也了解到网传的相关情况,表示已经成立工作组对此展开调查。

不久,有自称是全某的同学出来发声了,他解释了为何全某在前两次考上北大后却复读的原因。

第一次是因为他想考清华经管专业,但分数不够,所以他想来年再战。

第二次虽然分数不低成绩不错,但仍然在省排100多名,录取不上他想去的北大医学部。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三战高考,前两次考上北大却不去上的原因。

不过呢,对此网友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这种行为“不违法但不道德”。

但也有人反驳:别人考了二十六次说精神可嘉,怎么换个人就变成不道德了?凭本事拿奖金,有什么不妥?

也有人表示理解,民校跟公校不一样,很多人在选择民校时都比较在意学校历届的录取率,尤其是顶尖学校的录取人数。

这就类似如今社会上的请明星代言,本质相差不大。

但这其中有个问题,那就是北大每年在各省的录取名额是极有限的,广东虽说是作为高考大省,但2021年清北大广东全省也才录取295人。

也就是说整个省也才一百多人能进北大,如此说来,全某前两年考上北大又没去上,是不是就占用了这个名额呢?

当然了,也有人说得有非凡的实力才能考上北大,这是人家的本事。

这种做法可能不涉及法律,但会遭受道德谴责。

利用考试捞金不可取,很多人也对此表达可惜和遗憾。

如果他第一年就去北大了也就可以早两年毕业,或许挣的不止这个数。(只是有可能,挣钱这个事也讲究运气)。

也有人认为虽然获得高额奖金,但也算是挥霍了自己的青春,青春是无价的,这样做不划算。

也有大V表示,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一寸光阴一寸金,两年的时间就这样被浪费,实在可惜,他着实是亏大了。

不管怎样,这都是个人选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就回应了:

全某符合高考报名条件,虽然他曾在三个不同学校报名考试,但他有广东身份证,可以在省内高考。

不过如果说他真的是“职业考生”的话,北大党委宣传部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

我们一般不太可能再给他发录取通知。

也就是说,如果他被调查出来确实是“职业考生”,那么后期北大可能就不会再接收他了。

这对于全某本人而言是不利的,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整个社会对高分和高学历的过分推崇,这也是内卷的重要原因。

所以,这个问题有解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富商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