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网

感染猴痘会有致命风险吗?如何预防?

2022-06-22 02:20:00

大家都听过“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以发热、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而“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传染性疾病。之所以称为猴痘,是因为最早于1958年首次从丹麦实验室的猴子皮肤疱疹(痘)中分离出该病毒,因此得名。

图:彩色电子显微镜下的猴痘病毒(来源:网络)

“猴痘”的名字虽然来自猴,但猴痘病毒真正的来源并非猴,其自然宿主可能为非洲啮齿动物(如冈比亚巨鼠和松鼠)。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9个月的男婴被确诊为第一例人类感染病例,自此,猴痘逐渐在非洲多个国家蔓延。

自从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确诊第一例人类感染病例以来,绝大多数病例均发生于中非和西非地区。

此次的猴痘疫情,短短1个月已波及非洲以外的30多个国家,确诊病例远超1970年以来非洲以外国家确诊例数总和,而且在感染病例中,仅少数患者有猴痘流行地区(非洲)接触史,多数患者并无流行病学关联,这意味着猴痘病毒在未进入各国监测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隐匿社区传播。

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ECDC)报告:这是欧洲首次报告了与西非和中非没有已知流行病学联系的传播链。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预计未来几周将有更多的国家出现更多病例,并已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级别评估从低级风险上调为中级风险。

在过去50年间,绝大多数猴痘发生于中非和西非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等),而在非洲以外仅有美国(47例)、英国(3例)、以色列(1例)和新加坡(1例)。

回顾2003年美国猴痘疫情,涉及美国六个州,追溯病毒来自于宠物土拨鼠。这些土拨鼠曾与一批从非洲加纳进口的啮齿类动物同处一个动物配送中心。随后这些非洲啮齿动物被检测出猴痘病毒阳性,推测其将病毒传播给了美国的土拨鼠,最终导致47人因密切接触土拨鼠而感染。这也是人猴痘病例首次出现在非洲以外国家。

猴痘有哪些症状?

猴痘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发病的时间)通常为5~21天。感染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1.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背痛、肌肉疼痛、乏力和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是猴痘区别于天花和水痘的重要临床特征。

2.在发热1~3天后出现皮疹,多从面部开始,由红色斑疹组成,逐渐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包括掌心、足底等,并由斑疹演变为丘疹、水疱、脓疱,最终干燥、结痂脱落,可遗留凹痕和色素沉着。

图:猴痘患者典型皮疹-水疱-脓疱(来源:环球时报)

猴痘与天花“师出同门”

虽然我们对猴痘并不熟悉,但一定听说过另外一种传染病——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导致的严重传染病,而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师出同门”,均隶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

众所周知,在20世纪初,天花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随着大规模疫苗接种,1980年WHO正式宣布全世界消灭了天花。

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猴痘病例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猴痘患者数量增加了14倍。有学者认为,猴痘数量的猛增与天花的根除有关,因为天花病毒与猴痘病毒的基因组存在90%以上的同源性,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的有效率可达85%。

全世界消灭天花后,各国常规停止了对儿童接种天花疫苗。因此世界各地40~50岁以下的人群因未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也缺乏抵抗力

猴痘如何传播?

恩曲替尼购买 恩曲替尼价格 恩曲替尼多少钱

猴痘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既可从动物传播给人,也可发生人际传播。

猴痘的传染源通常为携带或感染病毒的动物,包括非洲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等多种动物,其传播途径包括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以及狩猎、剥皮、加工和食用感染的动物等接触传播,或者长时间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皮肤疱液),也可导致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英国发布的猴痘疫情简报显示,截至6月9日,英国累计猴痘确诊病例366例,其中99%为男性,平均年龄36岁。但猴痘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效率相对较低,其基本传染数R0只有0.6~1.0,远低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株(R0在7左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富商网版权所有